全“心”准备,收“心”追梦 ——上元小学开学心理调适指南
亲爱的家长们、可爱的孩子们:
愉快的暑期生活将接近尾声,开学在即,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份“开学心理调适指南”提前调整,活力满满地迎接新学期吧!
一、家长必读指南
家长不仅是孩子的监护人,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。因此,收心工作应从家长做起,以身作则,当好孩子的榜样,同时,要以乐观的态度、正确的方法、鼓励的话语,正面引导孩子收心。
1.调整作息
陪孩子定个时间计划表,按上学时间起床,晚上不要熬夜。同时在整天的计划上加入学习的任务、运动时间、读书时间等,这样会更快地帮助孩子适应上学的作息。
2.规律饮食
返校前要让孩子规律饮食,少吃零食,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等,为开学打好身体基础。
3.调整状态
临近开学,家长需要逐步减少孩子的娱乐时间,尤其是电子产品使用时间。室外运动少的孩子,家长还需要逐步适量带孩子进行室外运动,以免开学后突然增加的室外活动对孩子造成不适。
4.积极交流
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,多与孩子沟通交流,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,允许孩子宣泄情绪,耐心倾听孩子的诉说,真诚地关心和理解。鼓励孩子用语言或者绘画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,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处理情绪,和孩子交朋友,满足孩子的安全感、被尊重感,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爱的。
5.整理作业
帮助孩子总结假期收获。鼓励孩子与同龄朋友保持联系。整理好个人作业,及时查漏补缺,收拾好书包,开学时带回学校。
6.制定计划
给孩子制定适宜的学习计划,让孩子有目标前进。同时,提要求要循序渐进,允许孩子每天进步一点点。尽量避免催促、指责。
二、学生必读指南
对于同学们来说,能顺利通过开学过渡期最为关键,只有及时收心并排解开学前的焦虑,才能更好地跟上新学期进程。因此,同学们只有做收心主动践行者,才会是最大的受益者。可以试试从四个方面主动收心。
1.调节生物钟
假期里,很多同学因为观看电视剧、玩网络游戏而熬夜,晚睡晚起,导致生物钟错乱。开学前必须调整,要按照学校的作息时间安排饮食起居,开学前三天,不要因为作业“欠账”而“开夜车”。早晨起床后,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,保证开学后有旺盛的精力。
2.备齐学习用品
开学前,要购置工具书、教辅资料等必要的学习用具。低年级的同学可以在家长的陪同下准备学习和生活用品;高年级的同学要自己将衣服、鞋帽等洗刷干净,做好开学前的各项准备。
3.转移注意力
多数同学假期以休息、娱乐为主,以学习为辅,直至开学前仍对电视节目和游戏意犹未尽。此时,要学会接受家长的意见,主动克制自己,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,查一查哪些作业需要完善,哪些知识还模糊,及时请教同学和老师。作业完成后,可以复习旧知识,预习新学期知识,读读书,以此进行开学前的热身。
4.温故知新,制订计划
要“温故知新”,如复习上学期学过的古诗词、英语单词、数学公式等,唤醒大脑里储存的记忆。在开学前夕,同学们可以给自己量身定制新学期的目标规划,计划越详细越好,要将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小任务,并制定奖励机制,让自己在扎扎实实的“小步前进”中体验成就感,增强确定感,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。
三、注意误区
收心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误区,下面这几件事情千万要注意:
1.不搞“急刹车”。凡事都有过程,收心不可能一步到位,作息要慢慢调整,学习要慢慢增量,孩子才能慢慢适应。
2.不搞“一刀切”。不强行取消孩子的所有娱乐活动,这会让孩子产生抵触、逆反情绪,请尊重孩子的意愿,和孩子共同商量如何收心。
3.不搞“填鸭术”。开学前后,孩子会有一段过渡适应期,家长别给孩子制造太大压力,多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。
开学在即,让我们调整好心态,携手共进,元气满满,从“心”启航吧!
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侵权,请联系删除
文字:梁建英
审核:劳韵岚 张菊英 潘雁明
编辑:林泽英